楊芷涵 Lori 學姊

服科所第三屆

DreamVok 意集設計 

服務設計師

Q:目前在做的是什麼樣的工作呢?當初為什麼會想做這份工作?

意集是服務設計的顧問公司,主打在50歲的族群,服務或產品的探尋。它原本是從工研院spin off出來的,是四十幾年來工研院第一家design的公司,希望能透過設計的方式,幫助產業探尋所謂的發展的方向,做一些技術的加值。後來發現近年來,越來越多人會聚焦在高齡化的族群,所以我們從三四年前,很老的(7、80)歲的老人,擴展到5、60歲這個年齡層,這個市場很有商機。

 

Q:有沒有接過什麼印象深刻的案子?

第一年,很多的案子都focus在企業或組織、發想特定族群的旅遊方案,或失能失智情境的使用者的產品。其實就是使用設計思考的方法。目前也有幫台中市政府做設計導入,還有協助科技業做商業上的創新,帶企業去思考,「想出新的服務」。

 

Q:這份工作內容有什麼樣的特點呢?

服務設計跟使用者經驗的研究,不是研究完或者是做完就好,怎麼落地才是重點。所以看似是在做設計,但是我們的工作其實一半是擔任PM,幫助每個參與案子的人理解我們所使用的方法。如果單純只是關在自己的設計團隊做研究,深度會不夠,不會受組織所用,因此通常會設計很多環節,讓組織成員參與其中,從上到下。先開會,了解一個組織裡面,誰的意見是最重要的,然後想辦法讓他參與,畢竟質性的研究,說服的功課要做全。

 

Q:意集最近有什麼即將上市的產品呢?

我舉「療癒系列」作為例子吧!它是我們和中化銀髮合作推出的一項產品。

以失智症來說,像「數數」這類非藥物性輔助治療使用還蠻頻繁的,在醫學上也有研究支持,但需要非常多的練習,需要居家服務員和照管師來協助。過去這類練習,一來在介面上沒有做很好的設計,操作不順,二來就是接受度很低,很難達到治療效果。因此我們開發了「療癒系列」的產品,將輔助治療與長者的日常生活做連結,像是以食物為主題(是華人社會裡面很好跟人家連結的話題),製作工作包,邀請長輩一起來完成下午茶的甜點。我覺得算是效果很好、也很有意義的產品。目前在量產的階段,已經可以銷售了,但還需要更近一步找出能跟產品做結合的、能長期推動的服務內容跟商業模式,畢竟我們是服務設計公司嘛,會想強調這部分的image。

 

Q:你最喜歡這份工作的哪個地方?

我一直都是想做服務設計,畢業之後也沒想過要做其他的工作。最喜歡的地方大概就是,比起一般的商業思考,設計更多了一點人性的關懷,這與眾不同之處,讓我對它非常有熱忱。反過來說,困難的部分也是在人。人是一種非常多變化的東西,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立場。同樣希望一個專案成功,但是不同部門的人理由都不一樣,因此要花很多時間去探詢到表面之下的東西,你不會一開始就知道問題的癥結點在哪裡,很多時候會有不同部門之間的利益衝突,是組織面的問題,需要進一步釐清。

 

Q:研究所期間,有修過哪些課或接過哪些與服務設計相關的case嗎?

那個時候修過服科導、服務創新、方法論、社會創業、幾乎每個老師的課都有修過,也有修外所,跟社會學相關的。覺得社會學更重視理論上的累積,二手資料的彙整跟蒐集,他們有他們一套的方法。畢業之後,我覺得服科這邊的跟社會學的方法都非常重要。像我第二份資料是在金融業,很難取得一手資料。比如說你要做app的功能,如果不透過一手資料蒐集,你要怎麼說服別人這個功能是很需要的?社會學對於這方面的問題提供了蠻好的方法,蠻鼓勵大家去修外系的課。

至於專案嘛,設計思考工作坊好像就是我們這一屆開始的!以前同學臥虎藏龍,就有人去找了資源,d-school做了workshop,我那個時候是做統籌,其他人做TA,手把手做人家怎麼做d-camp,那個時候都很有自信,學了方法之後就覺得我們可以帶企業去做創新。還有就是與台大的不一樣思考社,有交流,也是帶了企業的工作坊。嚴老師,持續性把大家推到跟企業互動的狀況。

 

 Q:有沒有推薦學習的資源呢?

線上課程還蠻多的!不管IDEO,peer review,都可以參考。另外,只要有國際交流的機會,都要多爭取,像我自己已經辦過兩三屆教育部國際學院的計畫「亞洲智慧生活國際學院」,這種類似的計畫,都沒看到什麼人去投。也可以跨校修工業設計、服務設計的課。看自己興趣啦。

服務設計只是一種方法而已,除了學會服務設計之外,也要找出自己有興趣的議題。

好比5% design action,比較關注社會議題,要找出自己關注的議題是什麼。

 

Q:有沒有給學弟妹的一些建議?

首先是實習很重要,你要主動了解自己要學習什麼目標,例如要是做出一個新服務,你要做到什麼階段?要上線嗎?一般來說,別人不會對實習生有任何期待,也不會push你或assign你什麼,都是要你主動的去挖掘。還有就是要有reflection,常常看到學生做brainstorming,都是覺得便利貼收一收就好,而沒有去反思究竟這個東西為你累積了什麼,brainstorming誰不會呢?怎麼做個好的brainstorming才是重點。不要覺得,事情做完了就算了。

另外就是,很多人都想做使用者研究,而做這個,就是要跟台科和其他設計背景出來的同學互動,同樣想做服務設計好了,他們還懂設計,那我們要怎麼跟他們做競爭?

如果你在服科所這邊,商業分析上學習的夠紮實,也許就能提供和其他設計背景出來的人不一樣的觀點。所以說要想像自己,除了服務設計之外的技能,到底是什麼。

 最後就還是,在研究所的兩年,要找到自己真的很喜歡、很熱愛的題目,也可以考慮創業的可能性。比如說,課堂上做了某些主題,如果那方向真的是對的,你覺得有機會的時候,試試看讓他往真實可行的路,走走看。我們現在在收實習生的時候,一般都會找那種,可能課堂做的專案,不會覺得期末報告完就結束了,會再多push一點。有些人雙手一攤就結束了,會美美地把資料攤在牆上。另外一種是在過程中,會幫助它真正落實。建議大家可以多給自己一個月思考,如果要成真的話該怎麼做。可以試著帶著自己的技能遠走高飛,去市場更大的地方,要嘛就是找到現行可以營運的商業模式。